论唐代鬼魂题材小说的审美特征
迟鲁宁关四平
摘要:唐代鬼魂题材小说摆脱了唐前同类作品以述异、纪实为内核的史传笔法,在唐代诗歌创作审美意境追求的影响下,其审美意境较唐前鬼魂题材小说有了突破性的拓展,其审美特征有了质的新变和高层次提升。通过冥界与人世的交融互摄,创造出鬼魂幻化虚构之地与人间生活图景的虚实结合之美;在故事主题创作、人物思想倾向、作品价值取向及语言艺术层面做到了高雅之美与通俗之美的结合,达到了雅俗共赏的审美境界;在景色环境描写与人物情感表现等方面,实现了绮丽之景与人伦之情的统一,营造出情景交融的诗意之美。这一系列创新性的审美特征,使作为唐代小说组成部分的鬼魂题材小说,脱离了唐前同类作品令人恐怖的低浅层次,进入使读者获得审美愉悦的高品位,具有了独特的审美价值。
关键词:唐代小说;鬼魂题材;审美特征;意境
作者简介:迟鲁宁,哈尔滨师范大学文学院博士研究生(哈尔滨?150025);关四平,哈尔滨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、博士生导师(哈尔滨?150025)
基金项目:黑龙江省哲学社会科学青年项目“唐代小说士林形象与时代文化”(20zwc133)
doi编码:10.19667/j.cnki.cn23-1070/c.2022.03.018
有唐一代,诗歌的兴盛带来了文学审美的新变革,赵彦卫于《云麓漫钞》中写道:“唐之举人,先藉当世显人,以姓名达之主司,然后以所业投献;逾数日又投,谓之温卷,如《幽怪录》、《传奇》等皆是也。盖此等文备众体,可以见史才、诗笔、议论。”1赵彦卫言及的“史才”“议论”是作者以写传记的笔法进行创作,是小说受史传传统影响的结果。“诗笔”即在叙事文中融合诗歌笔法,“‘诗笔’最深一层的含义乃是创造诗的意境,这是传奇小说既不同于志怪志人,又不同于白话小说的地方”2。诗歌创作所追求的意境对小说创作产生了较大影响。唐前鬼魂题材小说中可称为有审美意境的作品虽有,但尚属少数,处于偶发状态,小说意境的表现也比较简单。唐代鬼魂题材小说以“诗笔”的抒情性,着意于环境描写、人物形象塑造、气氛的渲染和意境的营造,将叙事和抒情融合。本文拟从审美意境角度出发,探析学界较少关注的唐代鬼魂题材小说注重营造的虚与实结合、雅与俗共赏、情与景交融的具有突破性新质的审美特征。
唐代鬼魂题材小说基于多元文化背景,从人鬼二元对立的角度出发,在可以虚构的文学观念左右下,其创作摆脱史实的束缚而心游万仞,“鬼”故事已不再是恐怖的象征,而是人类世界的延伸和投影。在有唐一代浓厚的诗歌氛围的浸润下,其在审美意境层面将鬼世界与人世界的虚与实、雅与俗、情与景融合,呈现出具有多层次美感的样态。其审美意境是建立在现实主义基础上的浪漫主义,鬼魂给人类带来的恐惧感渐趋减弱,美感渐趋增强,进而形成唐代鬼魂题材小说虚实结合、雅俗共赏、情景交融的审美特征。这就不仅超越了前代以述异为主的写作倾向,也为后世小说创作提供了取之不尽、用之不竭的创作滋养。
- 新时代语境下抽象雕塑造型艺术审美特征及其文化内涵
- 试论网络文化的特征
- 王硕小说的消费主义特征
- 建设美丽乡村的审美思考
- 浅谈在公众审美语境中对于公共艺术的反思
- 如何在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
- 小学美术教学审美能力培养探讨
- 血战湘西 大决战 革命题材电影观后感
- 党史学习教育党课 加强红色题材创作在
- 战争题材 长津湖 电影观后感想
- 关于 躺平主义 的群像特征 时代成因思考与分析
- 倡导廉洁的微小说共6篇
- 论民族舞蹈鉴赏的本质特征
- 论甘肃花儿的艺术特征及其传承发展
- 反法西斯题材电影 浪潮 观后感
- 中国共产党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学习心得体会
- 历史的感悟 人生 思考 小说
- 观看 血战湘江 战争题材电影有感
- 党课专题讲稿 十四五 时期中国经济发展的新趋势与新特征
- 观看重大历史题材电影 周恩来回延安
- 浅谈初中数学课堂中微课的实践性运用
- 浅析博物馆讲解员在讲解中的语言应用
- 浅谈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知识产权保护
- 论现代信息技术与小学语文教学的深度结合
- 浅谈基于“微课”的翻转课堂模型的建构与实践
- 论幼儿园专用活动空间重构规则的产生与建立
- 浅谈核心素养导向下的小学语文阅读课堂的高效开展
- 多语意识下民族高校特色外语课程建设的研究与思考
- 浅析物理模型对物理学发展的多重作用
- 核心素养理念下的初中德育工作思考与实践
- 焦点解决理论在学生厌学干预中的应用
- 论甘肃花儿的艺术特征及其传承发展
- 浅析高中英语语篇研读的重要性
- 浅谈小学数学智慧课堂的构建
- 新媒体时代高校官方微信公众号的发展现状与运营策略研究
- 高中数学教学中高等数学理论的渗透探讨
- 试论提高小学数学学困生计算能力的措施
- “双减”政策下小学语文创新型作业设计的尝试与思考
- 试论高中语文教学中组织学生合作化学习的策略
- 聚焦评价“单”现状,找寻“多”效良对策
Comment list 共有 0 条评论
- 论唐代鬼魂题材小说的审美特征 论唐代鬼魂题材小说的审美特征迟鲁宁关四平摘要:唐代鬼魂题材小说摆脱了唐前同类作品以述异、纪实为内核的史传笔法,在唐代诗歌创作审美意境追求的影响下,其审美意境较唐前鬼魂题材小说有了突破性的拓展,其审美特...
- 从唐代女性生活习俗看“女着男装”现象 从唐代女性生活习俗看“女着男装”现象于雪晴摘要:从西汉开始,儒家思想一直处在主流地位。在这种道德的、规范的“礼”的社会文化下,在服装上体现为地位和等级的象征,严格的服制制度表现了男女之间不可逾越的等级...
- 王硕小说的消费主义特征 ...口语化的近乎“唠叨”式的语言风格消解神圣意义、重大题材、深度模式。王朔小说的反崇高表现在对知识分子的鄙夷与嘲讽上。在顽主们的身上表现为可以忍受种种不便,安适自得,他们鄙夷高尚,因为在他们看来,所谓高尚...
- 对峙时期的小说比较 ...生活;在描写言情时,注意三角或多角关系的塑造;在侠义题材上则是从正义复仇、比武较技等固定主题来展现。在内容上,则是注重对“酒色财气“的描写,表现社会风情、民俗意味,表达作者对于世俗生活的认同态度,展现游...
- 八年级美术教案 ...兴趣和欣赏水平。从而了解中国古代人物画的发展,了解唐代人物画概况。二、教学重点:欣赏、讨论画中人物的动作姿态,尤其是细节的描写。三、教学难点:让学生在欣赏的过程中学会分析唐代仕女画中的人物造型与其他时...
- IP时代:网络文学的生存与发展之路 ...当代都市生活中带有话题性的若干问题,再次证明了女性题材在影视剧中具有天然的优势。##paidbegin##然而,2017年上半年的ip改编情况并不理想,剧版改动较大,《择天记》原著粉丝不买帐,新观众又无法理解原著相关的一些设...
- 繁荣兴盛的生态格局 ...以往年份相比,值得注意的一个现象是,随着社会对现实题材的引导和呼唤,以历史事实为基础,以现实主义情怀关切历史,正面描写历史生活的作品有所增加,一个显著的例子是有关“大运河”题材的创作。从文学对生活的表...
- 古诗译文鉴赏——以《登高》为例 ...词:翻译;诗歌;译文赏析杜甫,字子美,自号少陵野老,唐代现实主义诗人,和李白合称“李杜”,后人称他为“诗圣”,其诗被称为“诗史”。他的诗词以古体、律诗见长,风格多样,可以以“沉郁顿挫”来概括他的作品风格...
- 解读“三言”“二拍”中的人性文化 ...秀没有害怕她不向封建势力屈服,最后惨遭毒手。她死后鬼魂依然与崔宁同住,并杀死了告密者郭立。秀秀她敢于追求幸福、坚韧不拔、敢于斗争,最后哪怕是做一对鬼夫妻,秀秀依然在追求自己的爱情,让我们为之感动。《小...
- “情节性不强的小说”阅读策略探究 ...世纪初开始随着小说创作观念的不断更新、完善,小说的题材、类型逐渐多样化,涌现了一大批“情节性不强的小说”。从世界文学来看,包括意识流小说在内的作品也具有“情节性不强”的特点。一、“情节性不强的小说”的...
- 探寻唐诗中的“三美” 探寻唐诗中的“三美”张力在《沧浪诗话》中,严羽以唐代诸公作为“大乘正法眼者”来剖析宋代诗歌存在的问题。比如,他认为宋诗不重视意境的营造和意象的捕捉,大量的说理、议论破坏了诗的氛围。针对这种弊病,严羽向...
- 语文教育教学论文六篇 ...系,优化学生思维品质,是语文教师的自觉追求。在探究小说主题的阅读教学活动中,利用发散思维搜集多样的观点,经由聚合思维选择优化,取得最优方案,引导学生获得小说阅读思维路径。##paidbegin##【关键词】核心素养;...
- 溺“梦”与清醒 ...而网络玄幻小说极大地在构象方面超脱了现实的网络小说题材,它以其奇幻、荒诞、诡谲,创造了一个神秘迷离的幻想世界。梦境叙事则是玄幻小说一个新颖的想象借力点,在梦境这个以自我为主导的欲望空间,各色男女在欲望...
- 中国古典园林中假山营造之“法”的变迁研究 ...因探讨》,《华中建筑》,2007年第8期,第188190页。。从唐代的置石观赏,到宋代的叠石为山,再到明末以张南垣为代表的造园家们开创的“截溪断谷”“平岗小坂”截取式掇山,使假山营造在“咫尺山林”“以小见大”的写意...
- 从罗新璋译本《特利斯当与伊瑟》看文学翻译的“离形得似” ...。(罗新璋,2003:1)##paidbegin##罗译本选用了明清拟话本小说的体裁。话本小说发迹于说唱艺术。由于说唱的特点,文体的呈现形式为韵文和散文相结合。韵文体(诗词)用于唱,散文体用于说。在后来的发展演变过程中,“说...
- 《山海经》异兽元素在文创产品中的应用 ...加、减少、嫁接、解构。⑩异兽形象在新时代文创产品中题材创作主要是通过动漫影视、图书插画、游戏创作中体现。o1如《西游记之大圣归来》中混沌的形象和《大鱼海棠》中祝融、帝江等角色;设计者可以将异兽元素借助于不...
- [最新]2021年春期国开电大《中国当代文学专题》网上形考(任务一至六)答案 ...答案]海子##paidbegin##[题目]以当时农村合作化运动为题材的长篇小说,除赵树理的《三里湾》孙犁的《铁木前传》夕卜,还有周立波、柳青、浩然的()等。[答案]《创业史》;《艳阳天》;《山乡巨变》##paidbegin##[题目...
- 网络文学研究现状与问题 ...长见诸报端的有限几部作品,少能捕捉其内在气质变化和题材变化。##paidbegin##(二)网络文学研究的生长期(2000-2007)##paidbegin##2000年网络文学研究出现明显变化,评论文章数量和质量有了大幅提高。全年发表期刊论文158篇,报...
- 网络文学评价中的两个倾向性问题 ...文学,因为网站作为内容供应商所提供给读者的主要依赖小说的文本价值。尽管关于“文学”的定义并不是固定的,但是在各种定义中有一个基础性的共性成分,那就是文学是一种用语言塑造形象的艺术,这里的语言应当主要指...
- 贾宝玉形象模糊性翻译研究 ...译研究【摘要】《红楼梦》一书,贾宝玉其代表人物也,小说里称他“古今第一淫人”。其形象的塑造在原小说中使用了大量的模糊性语言来呈现,曹雪芹将形象的具体构建任务交给读者,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贾宝玉。在文化...
发表评论 取消回复